2018-03-22 14:01 来源:
——记京日集团会长正山四郎
正山四郎会长
1985年,第一次来到中国;1986年11月28日,在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约投资创立京日;1987年6月6日,京日红豆馅生产开工……如今,正山四郎会长和京日集团在中国已走过32个春秋。早春二月,在北京蟹岛举行的京日集团2018年新春联谊会上,记者专访了这位仍躬耕于食业,将自己称为“八零后”的食品职业人——正山四郎先生。2018年,正山四郎先生已年届85岁。
■春天里的祝福
初春二月的北京,依然春寒料峭,但在北京蟹岛举行的京日集团2018年新春联谊会,却暖意融融。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教授、原北京市食品协会会长李士靖先生、中国烹饪协会副秘书长刘兰英等多位业界人士受邀参会。85岁高龄的正山四郎会长担当主持人。如火如荼的拔河比赛,拉开了京日人2018年新春联谊会的序曲。
自左至右依次为孟素荷理事长、正山四郎会长、李士靖先生、正山大总经理
孟素荷教授在致辞中表达了对正山四郎会长的敬意:“在中国食品工业多年的发展中,京日称得上是一个奇迹,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正山会长53岁时在中国创业,当时不可谓不大胆。京日在时间的积累中快速成长,京日豆沙馅料产品,从30年前的月产25吨,到如今的日产250吨——300吨。如今,京日年豆沙馅产量达7万吨,是日本全年产量的10倍。这也意味着正山四郎先生把事业的根深深地扎在了中国,且发展壮大。
让孟素荷印象深刻的是,正山会长在20多年前就具有强烈的食品安全道德意识,并把食品安全作为企业家的道德来严格执行。她清楚地记得的是在一次会上,一位企业负责人说,只要把铺货量做上去,就好了。而正山会长却站起来激动地问:“那老百姓的安全呢?我们做食品是为了让人健康,而不只是考虑铺货量。”“25年前,正山会长就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如何种小豆。这样的企业家才是用心在做。京日是幸运的,有这么一位长者带领着。企业在成长,企业中的人也在成长。”孟素荷说:“正是众多像京日这样有良心、有责任感的中外食品企业,构成了中国食品工业快速发展的基石。”
“早在20世纪90年代,当时的中国,还没有正规的用人合同文本。但正山四郎会长用心收集了各国企业用人合同的法律范本,最后形成了正规的京日合同。”马贵坡律师回顾早年和正山四郎会长合作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他认为,正是这份对细节的专注态度,成就了今天的京日。
94岁高龄的食文化专家李士靖与正山四郎会长相交已有30多年。李士靖在致辞中表示,“京日的到来,推动了中国食品行业的发展,感谢正山会长的努力与付出。我们祝福他在中国事业的发展健康、永续……”
让受邀嘉宾河北廊坊宏成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翰涛深深感动的是,正山四郎会长一年3次来到他的工厂并亲自指导员工生产。他表示,庆幸自己能结识正山会长,正是在会长的指导下,企业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引导企业培养“食品职业人”
正山四郎与中国结缘并将京日扎根中国,也算得上是机缘巧合——1985年,国家科委通过当时驻日本科技参赞联系到正山四郎,并邀请他来中国演讲。发展食品加工业的重要性,食品加工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21世纪是拿筷子的国家引导世界经济……”这些当时正山四郎演讲的内容,让尚处于改革初期的中国食品人耳目一新。
之后,正山四郎便开始致力于行。20世纪90年代,正山四郎开始推动中日食品工业的交流发展,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一同致力开创“互通互融”的食业格局。相继举办了“首届亚洲面大会”、早期的“东方食品会议”以及后来的“中美食品论坛、世界食品论坛”。1996年,京日协力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召开的首届亚洲面食产业发展研讨会,共邀请了日本、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位海外专家参加,可谓是中国面食产业走出去正式对外交流的开端。值得一提的是,2002年,正山四郎协助中国食品报社赴日交流;2001年,在中国食品报上开设了“正山见解”专栏,通过专栏向中国的食品业输出食品工厂先进的管理理念,倡导食品安全,推动食品行业共同发展。
作为专注制造豆沙等馅料和天然调味料的企业,京日也在这种日渐包容、融合的大环境下,扎根生长,并成参天大树。而这与正山四郎始终致力推行的“食品职业品格与食品职业技能并重的食品职业人”的理念不无关系。
正山四郎表示,“食品职业人”——这是20多年前我定义的—与食品有关的、从事着“食品”这个职业的人,我都称之为“食品职业人”,而不主张称“从业人”。“我在各企业的工厂店铺等工作现场,与各企业的员工们交流,鼓励各企业培养‘食品职业人’,培养食品职业人的职业品格和职业技能。”
■食品职业品格和技能一脉相通
正山四郎先生常常说自己是一名“食品职业人”,并认为食品职业品格和食品职业技能是一脉相通的。“没有‘细致用心’的职业品格,就不会有扎实的职业技能。娴熟扎实的职业技能下,如何能不透露出优秀的职业品格?”正山四郎笑着说:“不仅是食品这一职业,任何职业都如此吧。没有职业品格,就不可能有职业技能的积累,两者相互推动、相互提高。”
正山四郎认为,食品职业品格与食品职业技能,如同双翼并一脉相通。他进一步解释说,食品职业人的职业品格培养,在我看来,这对中国食品业和中国社会都非常重要。30多年来,在京日及其周边,我们一直在推行“清洁与美德”,美、始于清洁,食品之美之安全始于清洁,始于清洁的工厂、清洁的人、洁净的心,日日清洁、日日改善、日日精进。
在正山四郎看来,没有易事、没有捷径,唯有“行”。“天下无难事——做;天下无易事——不做”这一正山四郎的父亲对其时常教诲的话,成了京日的社训,由此也成就了京日。
■京日的30年是培养“人”的30年
“30多年前,作为创业者,我相信中国的未来,为让更多人吃到健康好吃的食品而创业。一个企业以什么理念为责任,承担怎样的社会价值并推广,这体现出一个企业的视野。”正山四郎说,京日的理念是:“一粒一粒的爱”“创造安全·安定·安心的食品和京日品质”“清洁与美德”……这些既包含我的创业情怀,也包含我对时代、对中国的瞻望。
在正山四郎看来,真正可称为理念的,并非“一粒一粒的爱”等这些文字本身,而在于“行”——如何将之点点滴滴、时时刻刻地实行,京日理念才会成就“京日品质”。所谓的“京日品质”,其实是“京日食品职业人”的品质,京日的30年其实也是培养“人”的30年。所谓“品牌”,只不过是他人给予的评价。
■职业品格培养重在细节贵在坚持
“虽然通常人们都会说‘企业赢在细节’‘细节决定成功’之类的话,但为何细节总是容易被忽略,真正做到极致的企业并不多呢?”正山四郎反思道。在他看来,因为是细节,所以一定是“微小”的,且多是“个”体。人们对待微“小”及“个”体之所以容易忽视,是否是缺少了谦卑的感谢之心?
正山四郎告诉记者,京日的理念中除了第一条“一粒一粒的爱”“爱心和感谢之心”。之外,还包涵“协力者”。协力者是什么?食品企业涉及的从原料到加工到相关所有相关资材,一个微小的原料、一个农民、一个工厂员工、一个机器、一个纸箱、一个工具……因此从原料到生产到流通到消费这期间有多少“一个”?豆沙可以微小到显微镜下的“一粒”豆沙细胞粒子,人海中“人”也不过是“一粒”。这些都是微小、细节,但都是“创造安全·安定·安心的食品”共同目标下的重要协力者。
正山四郎进一步解释说,所谓“协力者”,广义讲,人、自然、社会都是京日提倡的协力者。人,无论国家地区,无论学历经历、无论是车间员工还是办公室员工…都是重要的协力者、都需尊重和重视。正山四郎说:“可以做到一天重视微小细节,能否一年365天天天做到?”所以,重视微小细节的出发点,一定是需要“感谢之心”。或许“感谢之心”应该是对待一切的出发点。
“一事一物、一草一木、即使一粒豆子也要爱惜,都需细致用心。正山四郎认为,“用心”的“心”,首先是感谢之心。不要小看我们所做的每一个工作的改善,每一个改善最终会得到利益,从客户、消费者那里得到回报,我们得到利益,进而回报社会。
■一生致力于“知行合一”
在自己快要步入80岁前,正山四郎将京日正式交接给正山大总经理经营管理。常常有人问正山四郎:“退到经营二线后,您这些年在做些什么?”
正山四郎笑着说,这些年,我还是在“行”,而不是“讲”——去到过很多工厂、京日及各食品企业工厂的现场。“已经在台上演讲很多了。接下来的时间里,我更想尽力走进工厂,在工厂的现场发现问题、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点帮助,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大家如有需要,我就尽力尽可能到现场”正山四郎说,他退居二线后,到过很多京日客户企业、农业企业、食品包装企业及多个食品企业。这些地方包括:北到零下20℃时的黑龙江农场、农产品初加工工厂,南到海南岛的新兴餐饮企业、福建的生态农业园、农产品深加工工厂、云南的米线食品工厂、福州的星级酒店中餐厅、河北的农产品初加工工厂、西北黄土高坡的农村食品小作坊、杭州的时尚网红烘焙咖啡店、上海的大型面包工厂……行走下来,对正山四郎感触最大的,仍是他念念不忘的食品职业人的教育和培养的问题。
■中国食业会有更多优秀的“食品职业人”
为何32年前选择从一粒豆做起,至今仍在延续?正三四郎说:“无论国家地区、无论贫富、无论大人还是小孩,没有比豆沙包更平常的食品了:有足够的热量和营养,且好吃便利、美观可爱、价格便宜。“让安全、营养、美味的食物带给人健康和快乐,这是我做豆沙食品的初心。”正山四郎说,只要有此朴素的心足已。
正山四郎认为,加工安全、营养、美味的食品,之于我们食品职业人,不只停留于制造而是创造,“食品创造”—同样需要我们注入烈火般的热情、无畏的勇气。
说起未来30年京日的发展愿景,正三四郎表示,京日的初心,即京日的未来;京日的现在即未来。只有精益求精的品质,才会有最强的市场竞争力,从而让传统得以传承。豆沙等馅料和天然调味料这两大类传统食物、我们要创造“京日品质”,让传统从中国、到世界、并创造出更丰富的、多样化的饮食文化。
30多年里,正山四郎见证了中国方便面、面制品、冷冻食品、烘焙食品等多个行业的起步,再到蓬勃发展。谈到中国食品业的未来,正三四郎始终相信改变的力量——“中国食品业会有更多优秀的‘食品职业人’,会更有创造性、创造安全、营养、美味的食品。”记者了解到,从2007年开始,京日每年都会设定一个关键字。从2007年的“变”,到2010年的“新”,再到2018年的“辉”。正山四郎说,中国的食业必将会拥有辉煌的未来。
采访后记
将采访提纲认真记录在本子上,并给出准确的回复时间;亲自抬起重量不轻的彩电,并笑吟吟地交给获奖的京日员工;与应邀前来参加活动的老朋友—已有94岁高龄的食文化专家李士靖先生久久拥抱且执手交谈;主持时长近两个小时的新春联谊会,且声如洪钟……这位讲一口流利的中文,且笑言自己是“八零后”的正山四郎,今年已有85岁。殊不知,眼前这位谈笑风生、能量满满的长者因身体原因在近年已做过多次手术。
正山四郎,这位睿智长者将京日的30年凝结成一句话:“京日的30年其实也是培养人的30年。所谓“品牌”,只不过是他人给予的评价。”让我们在“天下无难事——做;天下无易事——不做”这一京日社训中,回顾京日的过往30年,并展望京日的下一个30年。京日在扎扎实实的“行”中润物无声,其传播出的理念和思想,正在影响和带动我国正在成长中的中小食品企业。让越来越多的食品人在知行合一中不负芳华。本报记者 王薇